周末,提前约好的采访,刘文生“爽约”了。客户一个报修电话打过来,他立刻坐上了从徐州开往成都的列车。记者向他所在公司——徐工集团铲运机械事业部的宣传负责人询问:“为什么不能换个人去啊?”对方回答:“客户点了他的名!”在这个圈里,调试维修工刘文生有个绰号“大师”。
大师出马,果然效果不凡。这位客户的装载机转向功能不顺畅,急得团团转。刘文生在现场不到半天搞定,又主动给机械全面“体检”。客户非常满意,给了3句话的评价:来得快,干得好,服务超值!
技术过硬,做事认真,刘文生在客户那里格外“抢手。”处理完客户的活,刘文生才有机会和记者聊一聊。他笑言,自己的工作状态和记者类似,24小时不关机,需要经常往外跑。近些年,刘文生每年有100多天在外奔波,“远到黑龙江、海南、青海,一年下来要围中国转好几个圈。”
闲不住的刘文生,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技术能手、江苏省首席技师等诸多荣誉。2015年,他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能专家。很多人不会想到,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,其实只有专科学历。
1996年,从徐工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机加工专业毕业后,刘文生进入徐工装载机厂,从装配开始,干起了调试维修工作。“‘调’就是发现问题,‘试’就是解决问题,这是把控产品质量的最后关口。”刘文生打了个比方,每个部件单独拿出来也许都没问题,组合在一起就可能因为特性差异,不能满足要求,所以要像医生一样,给机械进行“调理”,以达到最佳状态。
在外人看来,每天泡在机器中间,实在太枯燥。可刘文生觉得有趣,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,周六几乎不休息。“我常给身边人说,干什么都要用心,你热爱它,就不会觉得苦。你要只是应付,干完就扔到一边,那这个工作只能养家糊口,你很难成长。”这一行,刘文生专心干了21年。
做,就要尽力做到最好,在刘文生的字典里,从来没有“差不多”。他一次次琢磨、实践,摸索出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故障判断排除法,“疑难杂症”经过他听声音、摸振动、看行进、量参数总能快速“治愈”。
看似简单的技巧,其实倾注了多年的心血和汗水。刚进厂不久,一次机器的泵出现问题,刘文生趴下身子,一头伸进一个长、宽不过半米的狭小空间,一连换了4个泵。干完后,刘文生哭了,他有些委屈,“当时才20岁,很单薄,体重只有120斤,泵倒有五六十斤重,是挺苦。”不过,泪水里更多的是带着成就感的快乐。
这样“拼”的故事,刘文生讲起来实在是太多了。在天津港,他呆了一个礼拜,毒辣的太阳和海风,让脸和脖子脱了一层皮;在西藏,他下飞机就出现高原反应,不得不背着氧气瓶干活;在哈尔滨,零下十几度的低温,他怕影响调试,不敢戴手套……
一点一滴地“拼”,刘文生终于“拼”到了舞台中央。2010年,全国首届工程机械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,刘文生拿下装载机机种第一名,又与挖掘机、起重机两个机种的冠军进行总决赛,最终战胜对手,赢得全国总冠军。那一年,他34岁。
一战成名!刘文生火了。不久,他被提拔为工段长。不过,刘文生干了一段时间,就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:辞官。“当领导会牵扯不少精力,我还是喜欢钻研技术。”就这样,刘文生做回了普通工人。经他调试的产品,质量可靠性高,国内外用户认可度高,他被公司列为装载机调试免检人员。
要做到最好,肯定离不开创新。大吨位装载机停车制动的维修方法、调试程序改进工艺优化、Z5GN/500KN机油冷却器接头改进……梳理刘文生近几年的主要技术革新成果,足足有20多项,一次次突破了工程机械领域的难题。2010年前,国内大吨位装载机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,徐工集团决心闯出一片天地。作为调试维修的技能专家,刘文生被选入项目攻关组。他多次深入到内蒙高寒、西藏高原、福建高温高湿等极端恶劣的工况环境,研究环境对产品的影响,推出插件水平安装法和线束防水改进、液压系统重型压板在大吨位装载机上的应用等项目,分别将故障反馈率降低56%和30%。
刘文生摸索出的新技术、新工艺,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,每年实现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,大幅提升了国产品牌的国际竞争力。
刘文生不愿当官,但是愿意带着大伙儿一起干。他说今后一项重点工作是出标准、出方案、出人才,做好引领示范。如今,他建立的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,汇聚了设计、工艺、质量等多个流程的十多位优秀人才,短短几年间,团队就完成重大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项目15项,申报发明专利8项。此外,刘文生还总结出国内外机型典型和疑难故障案例100多项,编写了9部培训教材。
他的徒弟已经成长起来,有两人获评徐州市首席技师。“大家叫我‘大师’,我听着不习惯,不过我希望,更多的年轻人能成为大师。”刘文生的梦,不远了。